顯示具有 計量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計量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6月26日

施打者的計量表

沒有留言:

有天聽一位雙向朋友說起,他作為挨打者會有比較多想法可以寫,作為施打者時明顯比較少。

聊著聊著,我就想到,我之前寫『計量表』這個系列時,就只想到挨打者的計量表,都沒想到也許這樣的概念也可以用來了解施打方的狀態,所以這次就來套套看啦。

2019年5月8日

攻受通訊協定(二)

2 則留言:
上次寫得很亂,這次要寫得更亂這次盡量好好整理一下吧。

搬出「計量表」這麼個概念,比起沒有這個概念,到底能有什麼好處呢?

2019年4月24日

攻受通訊協定(一)

5 則留言:
這標題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好像會很複雜,但後來我想到其實只要設法做好一件事,所謂通訊協定,十之八九都可以水到渠成。這件事就是「一起建立有效的計量表」。

對的,這個系列又可以叫做計量表第二季。畢竟與單向的觀賞相比,能夠決定雙方感受的實戰互動裡,理應能把計量表的概念發揮得更有價值,所以說開個第二季也不過份嘛(<--不重要)。

(如果想複習之前的『計量表』系列,就請按一下本文底下的標籤囉)

2017年7月5日

計量表(三)

沒有留言:
上次談過了「疼痛」的計量表。影片中的疼痛計量表是否明確而有說服力,就像是表演類競技中的技術分數。那麼藝術分又是什麼呢?我覺得只要是可以打動觀眾的就算數。以我自己來說,我最愛看到的就是挨打者表現出對挨打的迷戀。

2017年6月21日

計量表(二)

2 則留言:
上次提到影片中的挨打者能讓觀眾愈具體地想像出計量表怎麼跑,就表示表達能力愈好。但到底我們要有哪些計量表?又要有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有著好的計量表呢?

2017年6月7日

計量表(一)

沒有留言:
啊先講一下,這不是連載小說,只是一連串有關影片觀賞的閒聊。

我很喜歡一個叫做『辣妹圍裙』的日本綜藝節目,裡頭有個梗叫做「皺眉計量表」。

具體來說就是負責試吃的主持群中,有位女性播報員每當試吃到來賓做的東西太難吃時,就會用力皺起眉頭。同時節目製作人員會根據她皺眉的程度,在畫面上秀出一條1~10分的計量表。例如眉頭微蹙可能是3分,忍得有點辛苦可能是5分,至於9分10分,印象中差不多是要吐了,只是有時候忍得下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