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

控制狂的水杯.韓子

  •  參加緣起


    和BDSM圈子的交集是從文字、論壇開始的。一開始僅是看,於是認識了皮繩愉虐邦、花魁藝色館、以及後來影響我甚鉅的s-ink情慾日記等等的平台。

    什麼時候來到第四片心形葉已經無法追溯,應該是在以前寫字取材的時候,偶然地因梅子的文章而來到這個網頁。那些精簡的篇章最吸引我的,是那一股鑲嵌在生活的情境裡,又逸脫常軌的異色情節,引人夜靜的時候拿出來細細翻讀,在腦中反覆勾勒文章所描述的隱密、曖昧的官能意境。


    泡泡 (編按: aka米米)問我有沒有興趣來第四片心形葉的十週年聚會Munch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訝異、驚喜,沒想到其他活動上看著覺得優雅、有魅力的她,與這個站的緣份這麼深;而這個站又是我曾經閱讀、喜歡過的站,想著摸索時讀過的文章,我就馬上答應了。

 

  • 活動籌劃

 

    對泡泡是在一繩一繪玩耍時留下印象的,然而搭上話的契機則是某次收費高昂、內容貧乏的活動 (編按: 我不敢放上連結, 會被炎上+買夾報廣告((啊我說太多了XD ) 結束後大家吃宵夜的時候;那時候對她的氣質及反應,有了新的認識。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問話態度,就算是一個細小的問題,都讓人有股「不得作偽」、「需要真心思索一番」的緊迫感,流露一種「這個人真的想了解我的這一面向」的意念。

    此次籌劃,泡泡自信的說「讓你看看控制狂辦的活動是怎樣!」,這樣的人認真說的話,自然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些期待。

 

    然而這次活動的籌劃依然遠超乎期待。十週年Munch聚會可能是我參加過最完備的活動,細膩程度壓倒性的超越我走過的數十場活動。種種關於人的、而且是不同的人的需求,從一開始的報名環節,便不遺鉅細地體現出來。

    早在網路報名表單正式發布前,主辦單位便透過種種聊天交談的機會,幾乎是面對面確定了初步參加人數;其實距離活動日期還有近三個月,在充分的時間下,無論是上班族、排班制工作者、自由工作者……各種工作生活型態的參加者都有機會早早預留活動時間。

    一般活動常用的網路報名表單,其實已經是程序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活動表單分二階段釋出;首先由主辦單位分發給親友,透過關係網路初步篩選有共識的同好,建立活動價值。第二階段才在平台上向公眾發布。

 

    十週年Munch對人的尊重,並不止於如此社會化、習以為常的層次。表單上的選項除了暱名稱呼、聯絡方式、屬性……等常見問題外,對各式活動內容有著詳細的提醒事項,針對可能引起爭議的項目,也設置了排除爭議的方法。在表單末尾尚有「許願」的選項,容許各位參加者在不麻煩的範圍內,盡可能享有一些貼心的客制服務、一些自己喜愛的小點心……等等。

    正如同BDSM活動不僅講究合意,也講究撤回合意,在十週年Munch的報名回函中,也備有「臨時不能出席」一欄,標誌著對參與意願高度尊重,非常BDSMEr的選項。而除了這些制度上的設置以外,主辦單位更會進行實質檢查;因為自己在BDSM圈內活動習慣填寫本名,回函之後意外收到主辦單位的聯絡,進行「公開本名是不是真實意願」的確認,如此並不依賴自行推定,而是實質進行確認的主辦單位,用心程度實在超群。這種種細膩的環節設計與操作,讓人在活動籌備期間,就充滿了信心與期待感。

 

  • 活動入場

 

    終於到了活動當天,抱著期待忐忑地登上那道長廊,盡頭迎上來的,當然是泡泡的令人安心的笑容——第一道「查驗身分」這樣嚴肅的關卡,參加者見到熟悉的人,心裡的防備疏離自然會放鬆一分;但是面對全身穿著一套迷彩軍服,泡泡嚴肅認真的輔導長作派,又提醒著人不得失去應有的分寸、禮貌與警醒。

    如同報名一般,為了妥善控制接下來的活動環節,入場也分成了兩個階段,確認過身分與繳費之後,參加者就循著唯一的出入口進到場中。由於報到流程經過簡化,到了下一站,接頭的工作人員也顯得不慌不忙……不需一邊確認身份、一邊找錢繳費、一邊講解,而是簡單地給予所需物品:每位參加者專屬的水杯、當天活動節目所需的牌子道具、特別設計給每位參加者的紀念品等等。之後每位參加者就被引導到下個環節——洗手消毒去。進到座位區的時候,便從程序上確保了有機會接觸的每個人都有了基礎的清潔程度

 

    水杯這件事,可說是報名表的一大伏筆,才剛一收到手裡,便令我十分感動喜愛。許多的BDSM活動都有提供飲料,然而人一旦多了,水杯雜亂、難以辨識就成了個問題。許多活動的解決之道是提供麥克筆,在水杯上記名。然而在燈光昏暗的會場,找筆是個麻煩,拆卸筆蓋時墨漬容易上手;寫了名字要喝之前,也時常得拿起水杯看個半天。

    此次十週年Munch的水杯是放在帶把杯座之內的紙杯,而姓名便是事前用標籤便貼在握把之上,巧妙解決了一個其他活動沒留上心,不大不小,卻十分切身的困擾,是我最喜歡也最感動的細節。


    不一會兒,每位參加者皆已報到完畢,接下來便是輔導長進行點名、最終確認的時間了。

 

  • 活動開始

 

    十週年的Munch活動分作上下兩階段,第一階段的自我介紹,以及第二階段的自由實踐。自我介紹這個環節,由輔導長帶領大家進行,一開始不禁令人有些忐忑,依照過去參加其他活動的經驗這樣的安排可謂一步險棋。活動方的引導可以免除參加者內向、談話缺乏目的造成的封閉效果;但是活動方的引導也有著容易流於尷尬、膚淺的缺點,對於BDSM這樣追求身心共鳴的活動而言,反而添了額外的障礙。

 

    這危險的一環,最後的解法可稱得上俐落有力;仗著輔導長驚人的個人魅力,配合著一開始Call上去的站方夥伴,自我介紹的環節毫無冷場。發言順序也有著特別的意義——認識輔導長的順序,比起單純的亂數或是進場次序,這樣的安排隱隱有著一股「下一個會是誰」的懸念。資深同好們說起當初相識的過去,令資歷比較淺的我聽得神往。

    在這個環節,每位同好介紹完自己的稱呼、屬性認同之後,需要回答一個關於SP的開放式問題。面對問題,每個同好的回答,或多或少都觸及自己的觀念、價值、信念……內心或是性格的某一側面。聽眾們一面聽著回答,揣想著自己如何作答,又留心著他人作答的思路觀點,這自然而然就是最能展現個人特色的「自我介紹」了。和其他活動在報名環節請參加者設計問題,供主辦單位回收的作法相比,十週年Munch的破冰問題是主辦單位多年累積、自行設計,問題深度以及切中SP活動的程度,不是其他活動可比。


    這個環節也是雙向的,除了讓參加者彼此熟悉之外,輔導長也不自覺的講些古、說點小糗事、介紹些這個以SP為主角的網站內的獨特術語,如烤肉烤雞、魔法麻瓜……一方面來說是參加者表現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將這「社群」的面紗揭露了一角。當時身在其中,卻也能夠感到「個人/社群」兩個環節互相交織,確實奇妙。這樣的自我介紹環節,看似與其他活動無分別,然而其中卻有「質」的差距,別人就算是有心模仿,缺了輔導長的見識與魅力卻就是不行。

 

  • 活動中盤

 

    經過了豐富的自我介紹環節,終於到了下一階段的實踐環節了。經過長達90分鐘的自我介紹,原先不熟悉的朋友也都通過對話問答,留下了基本的印象;這樣的安排看似單純,卻很實際地解決了圈內常態性聚會的困擾。

    由於BDSM活動具有禁忌性質,和場地房東經常要保持一種「不要太過份」的平衡關係,活動的實踐界線涇渭分明地分作了兩類:談話型聚會跟玩樂型聚會;前者如每月辦在半路咖啡的香草脫殼,後者如大名鼎鼎的同樂會、飛客日。

    開放式的談話型聚會經常陷入話題無法聚焦、過於空洞的困境;而若是採問答破冰的方式,則容易陷入「只有主持人與答題者交談」,其他人無事可作,只能尷尬地等待時間過去的缺點;玩樂型聚會則是另一種極端,不熟的人經常會在現場被湊對,參加者經常受到一股「都繳了錢入場,今天一定要跟別人實踐!」的執念驅使,積極地搭訕甚至接觸,過度積極狩獵的氣氛反而迫使參加者對來人充滿了心理上的不信任感,對交流構成了反效果。

     十週年Munch聚會的兩段式活動設計,結合了談話型聚會、實踐聚會的優點,並且難能可貴的是把兩種聚會型態的缺點也一併解決。到了真正實踐的時候,許多人已經抱著「會來這邊的都是社群一份子」的認知,現場是放鬆,樂於交流的氣氛。有的人大方地走向有興趣、可能談得來(也是透過先前的對答互動遊戲留下的心理準備)的對象進行攀談。


    我本身抱著不願意破壞這一陣輕鬆感覺的心情,煞風景的拿著我所愛的水杯晃來晃去,內心再三欣賞水杯好找好用好拿。此時有的人已經找到了互動的對象,兩兩成對的討論想法、禁忌、界線、待會要做的事……有的人窩在伴侶身邊,自成一股親密的氣氛。

    

中間發現了B哥正在大方分享鞭子的事。進入圈子已有兩年,鞭子始終因為它的價格、稀少性,是一個我不那麼容易接觸所以也很好奇的道具。那天B哥分享的是基礎的揮鞭方法,練習平揮釋放音爆,出於好奇,我也嘗試了幾遍————果然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練了幾遍以後,把鞭子讓給下一組想嘗試的同好,我繼續在場內轉轉晃晃。現場的工作人員都十分敏銳警覺————這也是與其他活動大不相同之處。


    一般來說工作人員的遊玩意願,時常與場地的秩序息息相關,常見的問題是工作人員下場玩,途中沒有察覺周圍的情況,參加者做了危險或過份的行為,根本找不到適當的時機求助…十週年Munch的工作人員不止一個,不會全部都下場遊玩,這就保證了基本的安全;更難得的是縱使玩得不亦樂乎,注意力似乎全擺在對方身上,輔導長行有餘力時依然會留意、提醒周邊的情況,對秩序的保障非常足夠。加上事先篩選過的參加群眾,幾乎是沒有什麼違規可能的聚會……實在是也很希望其他活動也能跟著效法。

    

    晃著晃著,我來到了Levi的武器桌旁邊,當時Levi正在和Nio小藤介紹各樣的道具,出於好奇,我們各自嘗試了揮動軟皮拍挑戰,理所當然的失敗收場。操縱軟武器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後來Levi拿出了一個眼睛一亮的工具:打擊感偏向鈍痛的長柄圓頭拍,長柄的操縱省力,圓頭又能提供充分的火力與打擊感,這個實在是很好!當時心想著回家一定要暗自Google一番不可。

 

  • 尾聲

 

    不知不覺,90分鐘的活動時間一飛而過。在活動結束前的最後30分鐘,輔導長停下手邊的互動,在場內用大家聽得到的音量提醒大家:再30分鐘就要結束,請大家該準備收尾或是進行Aftercare囉。加入這圈子以來參加過許多活動,儘管知識上,大家都知道Aftercare的重要性————把對方從激烈實踐中引導回來,避免情緒的劇烈變化造成不適感或身心剝離。但是實際上真的有預留足夠Aftercare時間的並不多,多半是時間到了燈一開……這樣的轉換偶爾令人難以適應。

    這樣的提醒,替參加者保留了一個活動結束的心理準備,對現場深度實踐的同好而言,也能有照顧他人,令情感昇華的餘裕……種種為了實踐者而準備的細節,令人打從心裡感謝細心的策劃者,辦了一場連結尾都完美的活動。

 

    輔導長在這裡又再次的令我訝異了,活動結束了,但是尾聲並不僅止於此。幾天後,參加者的信箱裡出現了推廣部落格、回顧此次活動的感謝函,並且留下供參加者提供參加心得的回饋管道,一方面是作為站方的更新宣傳,也是邀請參加者寫下自己的回憶。又過了兩週,幾乎歸於平淡的時候,又收到了輔導長傳來已經依法銷毀因實名防疫目的所留下的參加者防疫用聯絡資料,請各位安心的信函。這些安排裡一再的讓人感覺到活動單位對人、對族群、對隱私的重視,幾乎變態的要求跟重視……這已經不是比別人多堅持一哩路,而是多堅持一光年的程度了……


    謝謝輔導長的邀約跟精心策劃了這樣的活動,活動安排策劃環節的種種巧思,我都作為一位參加者,盡可能的徹底感受了。希望來年,大家還有機會一起在這樣的活動上聚首。

3 則留言:

  1. 我無法想像米米看完這篇的得意樣子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可以想像一下米米收到Y的十週年心得的感動樣子

      刪除

請儘可能的不要使用匿名模式留言,我們不太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