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

Acquired Taste(二)

上次講到有些「滋味」,我們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學習」,才能品嚐出更多的內涵。甚至小時候覺得討厭的東西,長大成人後可能反而十分喜愛。這種味覺就稱為後天味覺。

而在後天味覺的發展上,既有的關連經驗,往往是一項可能有缺陷但十分有效的工具。


以咖啡為例,咖啡的滋味非常複雜。有個說法是咖啡的成分超過五百種,滋味也超過一般認知中的酸甜苦辣鹹這幾種。尤其頭幾次喝,往往只覺得大部分的滋味都不知道如何描述,甚至很可能不太確定是什麼滋味。

這種時候,如果能從既有的味覺經驗去延伸描述,就可以明確得多。例如說,講咖啡常會描述其中的鹹酸甜苦,這和一般其他食物的鹹酸甜苦雖然不同,總是比較有個描述的方向。

例如請喝完咖啡的人為這四種滋味的強度,從 1-10 各給個分數,那麼即使數字可能給得不是那麼有根據,總還是可以有個初步的探討。

打屁股也是一樣。起初可能覺得萬般感受在心頭(應該不只心頭)不知從何說起,有個具體的大分類作為開頭,總是比較容易漸漸找出幾個摸索的方向。

例如講純肉體痛覺刺激,就可以先初步區分為表層的刺痛與深層的鈍痛。先試著去分辨表層熱辣辣的感覺有多少,深層悶著散不去的痛有多少,總是比單純講「有多痛」要能描述出更多的資訊。

講心理層面,也可能有期待、害怕、抗拒、無助等諸多族繁不及備載的感受。試著去感受,並描述出每一種成分的多寡,這樣多試著探討幾次,不但可以漸漸增進對自己的了解,也有助於雙方更進一步摸索出讓彼此更滿足的方式。

所以我要說什麼?好像也沒有什麼重點。就是覺得,打屁股就跟這世上的許多其他嗜好一樣,好好去探討,就會不斷有新的收穫。只是實際打屁股的頻率,可能比喝咖啡這類的事情少得多,所以更值得每一次都去好好感受。這樣的探討不會白費。大概吧XD


3 則留言:

  1. 對對對,越去討論、去品一品那些感受,就越能嚐出味道。很多人講不出感受,不是因為吃得少,而是因為吃得糊塗,咖啡我不懂,舉個我知道的例子吧,很多人不會喝葡萄酒,覺得啊就是酒,澀澀的這樣。可是酒其實也有很多描述的方式,不需要到像漫畫中那樣浮誇,比如說:有蘋果的味道(是成熟蘋果還是青蘋果?)、像貓尿、像阿嬤的衣櫥、有海潮味、莓果味、有鳳梨芒果味、有醃梅的味道、有皮革味、橡木桶、鐵鏽味…,喝起來是比較水的還是比較濃郁的?這些描述都來自於生活,從生活中已知的感受去聯想,描述感受時就不會那麼乾巴巴而豐滿起來。
    用在烤雞上面呢,比如說打完屁股熱烘烘的,你可以說:「像是一屁股坐在夏天被太陽烤燙的沙灘上」,或是「像冬天窩進電暖毯」就是兩種不同的熱烘烘。去注意生活中的感受,疼痛或許是比較少見的,想像的感受也可以試試,例如「像被車撞」「像被刀子砍」「像被蛇咬」,越試著去形容感受,以後就越能明白拍打之間的差異。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妳描述得比我吸引人多了,這樣的內容不考慮自己寫一篇嗎?只放留言也太可惜啦XD

      還有我覺得,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自己說得「不對」,但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感受啊。

      這就好像你吃了一碗牛肉麵覺得好吃,那也不必覺得說某個很有權威的美食部落客說難吃,你就得跟著覺得難吃。反之亦然。

      當然如果認為這部落客推薦的也值得去嘗試,那也很好。但建立自己的一套品味,找出自己該去找些什麼樣的店或菜色來吃,往往才是最有意義的吧。

      刪除
  2. 接話容易,寫一篇難XD

    烤雞的感受可能比吃食物更加主觀一些,食物好歹甜的鹹的能夠比較出多和少,但是烤雞可以更理直氣壯地說:我的屁股和你的屁股不一樣,脂肪肌肉量不一樣、神經敏感的點不一樣,你的感受當然不會跟我一樣!一個人覺得鈍痛、另一個覺得刺痛、另一個覺得不痛,全都是合理的!

    所以我也在學著不要去否定別人的感受,有時候會覺得「蛤are U kidding me (哩洗累供三小)」,默默在自己心裡呼喊就好,要不我沒這方面的感應器所以收不到,要不就是時候未到,我以後哪天或許也能有同樣感受,先聽聽存檔起來。

    回覆刪除

請儘可能的不要使用匿名模式留言,我們不太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