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年比較常參加 SP 主題的聚會,自己覺得現在混得愈來愈開心,所以就想描述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當然不保證有幫助,畢竟每個人想要的都未必相同。如果有人可以從中萃取出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成分,就很令我欣慰了。
在我自己的認知裡,我在可預見的未來內,都不會以擇偶為目的去參加活動(無論任何形式的伴侶)。也許我會認識後來變成某種伴侶的人,但這和為了這個目的而去還是不同。
如果要問這樣的我,是如何混得讓我自己主觀覺得愈來愈開心,那麼我最先能想到的理由,大概就是長期經營吧。
說白話就是「多參加幾次」。
◇積累
第一次參加聚會,很可能對全場每一個人都陌生。不但要記很多人的長相和名字,而且也比較容易覺得不安。對活動內容也完全沒概念,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情。
在這樣的情形下,要求一個人想清楚自己來這個聚會裡尋求什麼,不要什麼,不免有點強人所難。
但第二次呢?首先對整場活動大概怎麼進行,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即使每一場遇到的參加者可能很不一樣,但至少也可以認識主辦方,而且多半也能遇到一部分已經認識的人。
多遇到幾次,就多少會看到每個人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觀察自己看到這些言論與行為時,又有什麼樣的感受。
如果願意交談,還能有更直接的交流。包括可以針對自己好奇的點提問,也接受對方的提問。如果雙方都覺得有興趣且可行,也可以用更身體力行的方式交流。
這些想必會比只聽人說、只看小說、影片,能帶來更真實且直觀的了解。不只是增進對打屁股這件事的了解,也包括自己如何看待這件事與相關人際關係的了解,以及自己與其他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之間的相互了解與默契。
◇縱深
願意多參加幾次,在執行上也就可以更有縱深。
例如說,同樣是想體驗一場令自己滿足的打屁股。如果第一次參加活動就想達成,那多半得冒更多的風險,尤其是資訊不足而導致的賭博成分必然會更重。
但如果願意參加個十次八次呢?那就可以第一次、甚至好幾次,都先把參加的重點放在觀摩。等到對自己、對對方,對場地狀況,都比較有把握,再好好協議與進行,除了進行起來多半能夠更穩健,也很可能帶來更完滿的收穫與滿足。
◇選擇
當然每個聚會的進行方式和風格都不同,沒有必要第一次就急著決定以後都只參加同個地方的活動。
可以去幾個不同的地方都看看,篩選出自己待得舒服自在的地方。而且認識的人多了點後,也會有更多情報來源可供判斷。
還有也不是說一定要多頻繁的參加才行。即使無法每個月好幾場,但兩三個月能參加個一場,只要在自己意願及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好好分配,相信還是挺有機會積累出一些成果。
◇底線
要能夠多參加幾次,當然就是不要把事情搞砸得太嚴重。例如至少不被主辦方列為拒絕往來戶,不搞出太多仇人,還有也不要讓自己受到難以平復的創傷。
不過這個要細說就太多了,而且顯然來不及在換日前寫完(趕時間的我XDDD),就等下次有機會再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儘可能的不要使用匿名模式留言,我們不太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