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慢節奏

 前陣子跟一位朋友聊起打屁股的內容如何影響傷勢,我想到了這幾年來,擊打節奏的放慢就是一個我自身打法上一個很好懂又很重大的改變。

 

◇傷勢

遙想當年,我不時會在短短半小時內,就打到對方皮膚上冒出組織液,其中含有微量血液。如果在這個階段停手,這樣的傷勢倒也不算太棘手,幾乎不需要特意護理。洗澡時正常(也就是不要用力)沖洗乾淨,等待皮膚自然恢復就可以了。

問題在於,如果我和對方都想打更久,這就是不能忽略的破皮警訊,也就是我已經把皮膚的額度用掉太多了。

後來我們找了一系列方法,像是讓皮膚保濕,尋找合適的衣物來增加防護力等等。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差別,那就是放慢了擊打的節奏,實質減少了擊打的次數,減少摩擦,當然也就會延緩破皮危機的來臨。

只不過這也有個疑慮,那就是減少擊打次數,會不會減少樂趣呢?


◇感受

拉長擊打的間隔,可以讓挨打方把每一下擊打帶來的痛覺刺激體會得更完整。對整個過程中痛的轉變,例如從痛的發生到消退的每一秒,都品味得更鮮明。

而在單下擊打的疼痛充分消退之後,才進行下一次擊打,也比較能夠讓人安心,不用擔心會突然被打到完全承受不了。這樣的安心感,也往往讓人更能專注投入。

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我就算要惡作劇,也只會停在二連打。我喜歡基調是慢節奏,只是偶爾變奏ww

◇得 or 失

那麼回到上面的問題,就假設我 3 個小時本來想打 3000 下,但發現打 1500 下就會破皮吧。

最簡單的調整,就是維持原來的頻率,用一半的時間打 1500 下,也可以,也有朋友喜歡這樣。例如在聚會上,只想花一個小時打屁股,其他時間另有打算,這樣就完全可行,甚至我們還曾經進一步再濃縮ww

但如果維持 3 小時長度,拉長擊打間隔,只打 1500 下,又或者更進一步縮減到 1000 下呢?我個人的認知是,反而更滿足了。

畢竟實際的擊打,固然是帶來打屁股美好體驗的關鍵成分,但並不是單純的打兩倍次數就會有兩倍的快樂。將每一下品嚐得更完整更清晰,過程中有更輕鬆而專注的投入,兩個人之間的交流反而更豐盛。

所以呢,現在我大概就是個慢節奏的傢伙吧,除了偶爾壞心一下w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儘可能的不要使用匿名模式留言,我們不太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