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對事有所專,對人無所求」這句話。
回顧一下我自己參加聚會活動的軌跡,似乎也挺符合這個說法。
◇注意力
我認為注意力是最值得好好花心思去分配的資源。
注意力投放到讓自己獲得成功體驗的地方,就能左右逢源的感受到滋養,優遊自得,做得愈來愈好,也愈來愈有力量。
相反的,注意力投放到無能為力的地方,就是在對大腦強調自己的無力,容易感受到消耗,精疲力盡,愈來愈不相信自己能夠有所作為。
用這樣的觀點去理解開頭那句話就挺好懂,就是把注意力投放在有可為的事情本身,而不是盼望他人肯定自己。
以參加打屁股聚會而言,我自己大概就是盡量把注意力投注在打屁股這件事,讓自己對此的了解與掌握程度愈來愈好,而不是盼望別人會因此看到我的好,也不是期待遇到一個對的人、懂我的人,一切就此美好圓滿。
把注意力投放在有可為的事情上,就容易讓自己對這件事了解更多,進而發現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簡而言之就是容易進步,而且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又往往最能帶來動力。
倒不是一定鑽研什麼知識、概念或技能。觀察場上有些什麼樣的交流,感受自己喜歡或不喜歡這些交流的哪些元素,和同好討論種種想法,也都可以增進自己對這件事的了解與能力。
而且即使只以吸引對象的觀點來看,有時候當下就是吸引不了某些人,無論如何避雷或迎合,作用都很有限。但有朝一日有了更豐厚的底蘊,再遇到自己有興趣的對象時,也可能就變得怎麼做都挺有得商量了。
◇拿回主控權
試想,如果一個人無論說什麼話,做什麼事,第一優先的考量就是擔心是否會讓別人因此對自己觀感不佳,這其實已經有點像是讓別人指揮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
不去盼望別人肯定自己,就是在拿回自己人生遊戲的主控權。無論得失,都知道是自己做的決定,是好是壞都由自己承擔,才更願意去把這場遊戲玩好嘛 XD
◇擺脫「全有/全無」
把注意力放在事情上,相較於希冀他人的肯定,會更容易擺脫「全有/全無」的迷思。
例如參加打屁股主題聚會,若把注意力投放在對打屁股這件事的了解與體驗,每次得到的收穫可能多,可能少,但大概不會每次都只有零分或滿分。
然而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是否得到一個伴侶」,那麼一旦未能如願,就很容易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
對於一次又一次的參加,是當成「或多或少總有些收穫」還是「又白去了,我在搞什麼」,這條路走起來的體驗與收穫,自然也會完全不一樣。
◇社團
這樣講下來,其實就很像參加社團。
如果參加社團,能夠好好投入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中,玩得優遊自得,就容易愈來愈好。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讓自己愈來愈好,能夠和更多不一樣的人都處得豐盛,自然更有吸引力。這大概會是一個比較穩健的自我經營與成長方向吧。
至少我對自身的經驗是這樣認知的,所以就如這個系列的標題所說,整理整理我自己的經驗,野人獻曝一下囉。
最後照慣例自己宣告二月放假,我們三月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儘可能的不要使用匿名模式留言,我們不太喜歡這樣...